教育部:引力波、物联网、人工智能将进高中课堂

2018/01/19

星期五

1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秋季即将执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

将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数学等课程将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1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秋季即将执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将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将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概念将更加深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为孩子未来成长和迎接智能化世界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概念逐渐深入教育领域

其实,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普及智能化教育的愈发重视,人工智能的概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已越来越深,比如:

 

▶ 在某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智能锁的相关故事,其中关于智能锁的便捷之处和使用方法的介绍有助于孩子从小形成对智能化的认识和理解。

微信图片_20180122142104.jpg

▶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则提出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 2017年,浙江省将信息技术(包含编程)作为高考选考科目(7选3)中的一门,与传统理化生科目具有同等地位。

……

这一系列举措说明国家对普及智能化教育、培养智能化技术型人才的重视。如今,人工智能又将被引入高中课堂,意味着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将在孩子各个学习阶段的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180122142108.jpg

爸爸妈妈们看到这个消息大概又开心又倍感压力吧~越来越早、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对孩子成长及未来充分适应智能化社会大有帮助,但作为家长,除了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人格教育和陪伴,为了跟上智能化时代的步伐,让自己有能力跟孩子更好地沟通,从而更好地教育、陪伴孩子成长,还能做什么呢?也许智能家居能给你答案。

微信图片_20180122142110.jpg

小吧智能家居

 

小吧智能家居在实现高级别安防、高效远程控制的基础上结合灯光、影音等多媒体元素打造出一整套兼容性强、功能丰富的综合型智能化系统,支持手机远程触控及语音控制、定时预设、多场景应用及情景、联动模式DIY设置,让你根据实际需要随心选择、自由搭配,创造便捷、舒适的专属智慧生活。

 

在家里装上小吧智能家居,和孩子一起感受小吧智能家居创造的智能化氛围和乐趣,帮助孩子培养智能化理念、操作能力及对智能产品的深刻理解的同时,家长也在同步学习、成长,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1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情况。

 

▶ 引力波、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进课堂

 

针对新的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介绍,新课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从学科特点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重新梳理和安排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既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要求,又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此外,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并以活动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例如:生物学必修课程提出4个大概念,其中之一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围绕这个大概念的学习,又提出了4个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例如:历史课程设置“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专题;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物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

 

▶ 英、日、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同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例如,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此外,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据介绍,普通高中将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